查看原文
其他

书房拾遗第30期

永远好奇的唐朝 唐书房
2024-09-20
前言:书房有些问答,有记录和分享价值,却因散落在不同地点,部分朋友可能看不见,挺可惜的。
老唐尝试顺手将它们拾起来,做个保存和分享,命名为《书房拾遗》。
收录过程中,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对问答原文或许会有少量补充和修订。
大概每凑够四五千字,就推送一期。今天是第30期。
@Sky:唐师,看您资金都买股票了,万一有急用,股价又在低位,这时咋办呢?
@唐朝:我手头永远有至少几十万家用,是不会入市的。
当然,如果遇到急用,且几十万留存家用不够时,那么股票无论低不低位,都挡不住我斩它的刀。毕竟投资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并不仅仅只有投资。你说对不?
2021年9月19日
@汉淼:请教老唐:对于投资人来说,自有资金10万,100万,1000万,三种资金量的投资策略和方法是不是会不一样?有简要的建议吗?
@唐朝:在我看来,没啥不一样。
非要找区别的话,是1000万可以完全依赖股市提供家庭生活来源并实现复利增长,而10万和100万可能还暂时需要股市之外的收入养家糊口。
2021年9月19日
@高峰:9月18日发改委通知要求,所有发电供热企业采购的长协煤占有率要达到100%,这一政策对煤炭企业,特别是陕西煤业是重大利空么?
@唐朝:股价跌了就是重大利空:明明可以卖高价的,被强逼成长协价。股价涨了就是重大利好:明年的业绩又有保障了。这就是市场。
2021年9月19日
@Strive:请问关于财经分析或政策解读等内容的文章,是不是尺度越大、受管控力度越强,越能够给普通人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和更珍贵风向判断呢?
@唐朝:我个人认为是否有用,与尺度没有什么关系。相反,绝大部分所谓大尺度文章,只是猎奇和哗众取宠,对投资没有什么帮助,甚至有害。
2021年9月19日
@时空隧道:请问你购买港股时,汇率变动会影响你的投资决策吗?比如小企鹅到了买点,但是港币兑人民币汇率处于历史高位怎么办?
@唐朝:不会。不管,只看人民币市值与买点之间的关系。
2021年9月19日
@金屑:贵州茅台2013年年报里边,“其他应收款”有个是给新华社贵州分社的预付广告费,这个不是预付款吗?
@唐朝:简单的说,合同约定了对应的具体商品或服务,为之提前支付的钱就是预付账款。反之就是其他应收款。
2021年9月19日
@Siemon:一家上市公司下面的被控股公司要上市了,这对上市公司的市值有什么影响呢?
这家被控股公司的营收,还要不要计入上市公司的财报?如果不再计入是不是意味着上市公司的营收少了一块从而导致估值降低。
如果保持不变仍然计入上市公司财报,那不空手套白狼似的多出了一笔市值(新上市被控股公司)?
@唐朝:①市值会受无数因素影响,子公司分拆上市是其中一个因素。
②只要还是控股(通常都是),依然要并表。
③谈不上空手套白狼,是出让了子公司未来净利润的一部分,体现在公司报表的“少数股东损益”上。
2021年9月19日
@唐朝:内房股里真正的猛士露头了!
@生命是场战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简直就是没佩戴降落伞,从高空飞机跳下来了。 
@I投资:资本市场之残酷冷血,远超一般人之想象。永远对市场心存敬畏,万不敢稍有侥幸,才能活得长久!
@窗:恒大中报里的存货1.42万亿,这些都是土地资源。变卖一些不就有钱了吗?为什么会资金链断掉呢?
@唐朝:①市场有需求的时候,土地是资源。市场没有需求的时候,土地可以是负担。
②你缺钱的时候,其他能买地的主儿也缺钱。即便有那么几枚不缺钱的主儿,也必然会趁机大砍价,砍到你肝痛的那种;
③这些玩杠杆的企业,哪块资产上面都有千丝万缕的抵押。一旦信用丧失的信息暴露出来,你不还钱,上手打死不肯协助你去掉抵押。去不掉抵押,下家打死不敢给钱。死循环。
@山林:不得不说,要感谢老唐,天天念叨地产股现金流搞不懂,七个盖子捂十个茶杯还是远离好。拿企业复利就够了,赌博迟早要狗带。
2021年9月20日
@曼谷的小象:抛开投资房地产信托可能收不回来不说,洋河这么多现金,为什么不加大分红,而是要长期做大量的金融资产投资?
@唐朝:改制时那波老职工还在的时候,现金分红的力度很难太大。
@曼谷的小象:谢谢老唐,中秋节快乐哈~随着拿股份的员工越来越多,而且逐渐好多都退休了,是不是就方便加大分红力度了?
@唐朝:等张雨柏、杨廷栋、丛学年、周玉虎这些人,一年现金分红几个亿,没有老头老太去纪委告、到厂门口静坐,大喊“工厂是我们一起干起来的,当年他还不如我,今天我一年5万,他一年5亿”的时候,分红就可以加大了。这需要时间。说不定要交给无记忆的下一代去处理。
2021年9月20日
@Roger.lee:请问高价定增,老股东是怎么赚到钱的呢?
@唐朝:你家有个面馆,每年赚10万净利润。现在来了个傻二,出资1000万入股面馆,要求占面馆30%股权。现在持70%股权的你,赚钱没?
2021年9月20日
@唐朝:弹出暴跌新闻,才知道港股今天居然不休息的。港仔不是东西方大假兼修的咩,中秋不跟我们同步?
地产是真惨,有恒大这个千斤坠拽着,融资环境急剧恶化,船上所有玩家现在是无差别下沉。可怜我家小洋的十个亿貌似凶多吉少啊
@bp:希望小洋能够吸取教训。
@唐朝:这个倒也谈不上教训,甘蔗没有两头甜。你想赚8%的利率,就要担这些风险,否则就只能赚4%的那些。
问题是200亿,一年差4%出来,就是8亿啊!所以,如果吃三年8%踩一次10亿雷,总体还有赚。
@Mark:从一季报数据跟踪到半年报理财数据, 我统计出来的数据,洋河投向地产信托的余额超40亿。
截止2021.8.28日,洋河信托理财余额约45.38亿(其中恒大14.83亿,宝能6.2亿,阳光城4.5亿,融创2.8亿,万达1.6亿,金科1亿,现金管理5亿,其它地产项目9.45亿)。
@唐朝:好,这个活干的扎实。目前看有风险的,主要是恒大和宝能这20亿。其他还好。
2021年9月20日
@远方: 在阅读一份现金流量表,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里,有个名词叫 “同一控制下合并支付对价” ,这是什么东西?
@唐朝:处于同一实际控制人最终控制下的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活动中,其中一家企业向另一家(或多家)企业支付的收购价格。出现在现金流量表里时,指当期为此实际支付的现金。
2021年9月21日
@民为先:最怕的还是烂尾楼吧,没人敢去买。那时间成本会很高,银行也是要资金流动的。
@唐朝:史玉柱这段话,不是外行就是屁股指挥大脑了。
没错,土地和在建工程的确是在银行手中,但银行一没能力和资质去继续搞开发,二没有能力和资质去卖房。一旦地产商有信用危机的时候,房子基本就没有办法出售了,买家一怕房子烂尾,二怕拿不到产权证。
所以,土地、在建在手也很难变现。然后监管机构对抵债资产又有处置时限要求(否则就会惩罚性地计入风险资产),自己没有能力和资质建设和销售的资产,又急着脱手,这就注定了最后的命运基本都是要大打折、打骨折,才可能出手给资产管理公司或其他接盘侠,损失就产生了。
不过,他最后一句话倒是对的,地产商真破产了,损失更大是买地产商理财和信托产品的投资人,可能比银行损失还大。
@民为先:老唐解释一下,就醍醐灌顶了。史玉柱潜在的认为,哪怕地产商破产了,拥有的土地价值依然不会贬值,所以得出银行不会有多大损失的结论。
也可能是他故意误导的,他持有民生银行不少股份呢 
@唐朝:这个“土地价值不会贬值”也是瞎说。 
土地价值确实不会归零,但当时买地的时候,本就是银行信贷资金加上各地产商信心爆棚推高了地价。
一旦出现银行收紧信贷、地产商信心受挫的时候,地价是不会归零,但照样贬值,跌一半也不稀奇。 
史玉柱上述发言,实际上是隐蔽地将“土地总多少还是值些钱的”,偷梁换柱成了“土地还是值当时的买入原价”。 
@梁毅:老唐,恒大如果真的完了,那么买恒大期房的人是认赔倒霉,还是会有接盘侠接下继续盖楼交房?或者是国家会兜底啊?
@唐朝:如果真的破产,让国家兜底是不可能的。概率最大的是想办法给政策,让其他地产商接盘,尽最大可能实现交房,确保社会稳定。
但这不会是每一个楼。必然还是有些楼盘的买家,会产生损失或无尽的扯皮。这有先例。
@Michael:老百姓买房都是辛苦钱攒下来的,遇上这种飞来横祸,太可怜了。 
@唐朝:是啊!所以我去年下半年准备在苏州买房的时候,界定的基本原则就是:只看2017年之前交楼的二手房。 
@乐子:弱弱的问一下,既然是二手房了为啥还要2017年之前的?
@民为先:老唐在公众号里提过,我直接截图吧!
2021年9月22日
@唐朝:洋河刚刚回复了关于投资恒大、宝能等房地产公司信托产品的提问:
“公司购买的信托理财产品均有足额的抵押和担保,底层资产明确和清晰,发行机构也是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信托公司,截止目前所有到期产品均已足额兑付,未到期产品按照协议约定正常付息。
公司将会和信托公司保持沟通,密切关注产品运作情况,若后续发生相关风险,公司也将根据监管要求及时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
@鱼风暴:看回复应该是目前没有本金违约;全部收到利息;有充足抵押物。
但并不能保证未来肯定能收到全部本息,有可能未来违约去拍卖抵押物,那估计就是漫长的诉讼!不能乐观。
@唐朝:谈不上啥乐观,还是我周记里的预计:十亿恒大信托,有资产抵押,最坏情况赔不了一半。
2021年9月23日
@元宝:老唐这个回复是什么意思呢?
@唐门小卒:国企面对波动的股价没人敢拍这个板,也没人愿意去承担责任拍板。毕竟股价下跌可能就被认为是国有资产流失,要说服很多人理解这个投资第一难,还要面对自己在里面是否有利益关系的质疑!
@唐朝:对。
2021年9月24日
@CC:茅台酒如此受市场欢迎,除了酱香酒本身的品质优势之外,其中有多少人是因为茅台酒保值增值的投资属性,而选择去买入和持有茅台(把酒视为投资品)。
前者姑且称为“自用客户”,后者姑且称为“炒酒客”。如果后者的比例很高的话,那么一旦茅台酒的保值套利空间没有了(比如出厂价和一批价的价差收窄乃至于抹平),增值预期消失了,那么会不会出现需求的锐减?进而把茅台销售带入一个负循环呢?
到时会不会动摇整个茅台酒的定价根基呢?
@唐朝:炒酒客的占比不小,这应该是当前的客观事实。所以,一旦你说的保值套利空间没有了,几乎确定会出现你说的需求锐减情况。
如果你想躲开它,那确实是需要万分警惕的。对我而言,我不在意这事情。
炒酒客所做的事情,不过就是推高或砸低某一年的一批价和零售价。无论有没有炒酒客的参与,无论需求是高也好,低也罢,反正茅台公司都只能供应那么多,连市场真实需求(消费者饮用+消费目的的陈放需求)也满足不了。
即便最坏情况,出现某年公司出厂价提升过快,叠加炒酒客大量出货,直接导致市场批发价低于出厂价了,公司也不过就是重复2013~2016年的故事,相当于兼职炒酒,将出厂价的成品酒存起来,等需求高峰出现的时候,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而已。
因此,我一直说,对于以长远视角看茅台,投机性质的囤积需求(非消费目的),不过是一个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把戏。反正茅台公司都是尽产尽销,最坏情况也是以几年一个周期看的尽产尽销。所以,不关心这事。
但对于意图吃到茅台供不应求的增长过程,同时还意图躲开渠道出货冲击的投资者而言,难度就大的多了,不关心这问题是不行的——我只是自认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这个兴趣去关心渠道的问题,所以就忽略它了。
@CC:自用客户和炒酒客的比例,您有没有好的观察方法呢?换句话说:如何鉴别哪部分是真实市场需求?哪部分是炒酒客的“盘子”呢?
是不是考虑到茅台的终端零售价仍然供不应求,就侧面反映了市场真实需求的旺盛?毕竟个人以终端价格买入后,基本上已经不太有套利空间,也就说明了这部分是真实需求?
@唐朝:没有办法观测,而且也不重要。价格合适,自用和炒酒是互换互通的。“价格足够诱人,上海市的阳台上会种满水稻”——张五常。
至于需求,2014还是2015年,我曾在某球发过一篇文章,核心内容就是“五万吨商品酒之前,根本不需要担心茅台的需求问题”。
2021年9月24日
@长胖以前:如图1,洋河股份2020年年报21页证券投资情况,表格里的信托产品没有起始、终止日期,有会计核算科目。
而图2,年报38页委托理财表格里的信托产品,有起始、终止日期,却没有会计核算科目。
这两个表格里的信托产品有什么区别呢?图2 里的信托应该划分在具体哪个会计核算科目下呢?
@唐朝:后者是部分单项金额重大、流动性较差、不保本的高风险信托产品的详细披露,是前者数据里包含的一部分。
他们在财报里依照到期日是否超过一年,分别归类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都属于笋子,核算方法一致,都是当期分红及公允价值变动均计入当期利润。
2021年9月24日
@牛牛:作为国企的洋河在分红的时候,对应国有股份的部分是全部分给地方政府,还是要分一部分给中央?
@唐朝:全部给地方。
2021年9月24日
@邓聪:您5月份分享过巴神对通胀的观点,总体来说是对股票投资者不利的。
唐叔是否考虑过拿出一定比例资金(比如5%到10%)去投资黄金,以防止恶性通货膨胀这种黑天鹅事件?如果觉得没必要,是为什么?
@唐朝:没有。优质企业股权是应对通胀最好的工具。黄金是一种垃圾资产。
2021年9月25日
@L:如果股价一直下跌,如何得知是自己研究错了,还是市场先生的疯狂行为。
@唐朝:没有什么速成的方法,就是反复思考,正反多个角度和自己辩论,看看有没有想漏的东西——即便如此,依然可能会有误判。这是投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
2021年9月25日
@开心:老唐,请教一个人生困惑。我在某单位上班,入职十年来,工资增速略低于中国M2增速,而且,我的努力和认真付出,在职称晋升、评优选模时抵不过政策的一个硬杠杠。
看清这些“真相”后,我就在做完本职工作之余啃“老唐三件套”,想让自己的收入和思维摆脱体制的束缚。但听到同事们讨论养老政策、职称评聘时依然会陷入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中。怎么破?
@唐朝:这是财富还不够多造成的。多赚点儿钱以后,养老和职称这些东西,自然就入不了眼,也就不会焦虑了。
2021年9月25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唐书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